简介

大明镇海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4章 全球化经济(3/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所以单纯的从经济角度来说,波斯和埃及这些地方种粮食是不如种棉花划算的。”

“他们完全可以种植棉花,以不错的价格卖给大明人,然后再从大明人的手中购买廉价质量更好的粮食,这样还可以有多余的收入。”

“如果只是单纯的种植粮食,他们很有可能只是能够勉强的填饱肚子,一旦遇到干旱的年份,甚至于连填饱肚子都是问题。”

“这就是全球化经济的一个体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要融入到全球化经济之中,并且也必将融入其中。”

李延川喝口茶水,润润自己的喉咙。

“因为这是市场的选择和必然性,在经济导向的作用下,人们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方式来过的更好。”

“原来如此,我和波斯的一些官员谈论过这个时期,他说波斯越来越少的人种植粮食了,大家都在种棉花、养绵羊,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道理在里面。”

李兆蕃听完,顿时就恍然大悟一般的说道。

现在似乎好像已经有些明白了,以前的时候总是搞不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来这背后竟然是这样的道理。

“是的,其实波斯、埃及在这些这方面的影响还不算太大,只是在农业上遭到了冲击,在我们大明海外的这些藩国、殖民地,这种影响就更加的深远了。”

“我们茶陵殖民地和张氏殖民地出产石油,我们甚至于自己都不种粮食,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依靠进口,我们只是单纯的依靠石油都可以过的很不错。”

“还有楚国这里以畜牧业为主;宁国以蔗糖、香料和茶叶为主;南非殖民地自身有工业优势,所以以轮船制造、汽车制造、电气产业、钢铁产业为主。”

“还有大大小小的殖民地和藩国,几乎都在说明这一点,顺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殖民地和藩国都发展迅速,迅速富裕起来。”

“相反不顺眼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藩国和殖民地,往往都发展的极其缓慢。”

“像西非黄金海岸的兴国,兴国本身不具备发展工业的基础,硬是要发展工业,结果大量的投资砸进去,血本无归。”

“兴国要技术没有技术,要人才没有人才,能够发展什么工业,他们最好的发展道路是走种植园经济,种植一两种经济价值较好的作物,融入全球化的经济之中才能够发展起来。”

李延川点点头继续说道。

“那这样说来的话,我们李家的殖民地这是只能够一直开采石油了?”

李兆蕃想了想说道。

“是以石油为主的相关产业,比如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

“石油它不仅仅是可以用来冶炼成汽油、柴油之类的,同样也是还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利用的用途也是非常大的。”

“单纯的出口原油,我们只能够吃石油这个产业链上面的小部分,想要充分的扩大我们的收益,那就必须要去发展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

“并且一旦这两个产业可以发展起来的话,我们也是可以慢慢的走工业化的道路,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我们有着石油的巨大收入,完全是可以在全球范围进行投资。”

“比如在澳洲和黄金洲这边,有很多优质的铁矿、铜矿,这些地方交通不便,开采需要大量的投资,我们完全是可以去投资这些铁矿、铜矿的。”

“还有南洋地区的橡胶种植是非常不错的,我们也可以在南洋地区投资大量的种植园,种植橡胶。”

“我们也可以投资南非、大明的一些商行、工厂,这些商行、工厂发展迅猛,效益很不错,很多都是缺少资金,无法快速的扩张,我们完全是可以投资这些工厂、商行的。”

“不一定是非要局限于在茶陵这一亩三分地上面,我们大明人坐拥全世界最多的土地和资源,可以投资的地方很多,并且大明帝国的体系之下,其实无论到哪里都差不多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更多的向当今大明内阁首辅刘公学习,刘家麾下的产业遍布全球各地、各大产业。”

“刘晋没有独属于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殖民地都有刘家的股份,连我们茶陵殖民地,刘家当初仅仅只是投资了几百万两银子就分走了一半,这样的投资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类似于这样的投资,刘家还有很多,在诸多的领域内,都有他们刘家的身影,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好像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刘晋这棵参天大树的根须早已经深深的延续到了全球各地,各个领域去了。”

“刘晋的刘家?”

听到李延川提起刘晋以及刘家,李兆蕃也是忍不住的直点头。

想到处自己茶陵殖民地困难重重,都要混不下去了,刘晋直接甩了几百万两银子给自己买了茶陵殖民地的一半。

当时自己还觉得赚了,还高兴的很,结果到了现在,这笔买卖一直都被李家的人所深深的吐槽,亏大了。

仅仅只是几百万两银子而已,茶陵殖民地现在一年卖石油都可以卖几千万两银子,刘晋当初投资的几百万两银子,现在每年都有极其庞大的收益。

说实话,李家有不少人都嚷嚷着要找刘晋这边商量着将另外一半所有权买回来,但这事情李兆蕃可不敢和刘家去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m.xinxiangsy.com)大明镇海王馨香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