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回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小啊小二郎,上呀上学堂(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是。清儿小郎君说不定跟差不多大的孩子待在一起,慢慢的会开朗一些。”花解语答道。

“嗯,到时候让仁济在仆人里面找两个年纪相仿的跟着一起去,帮着照顾着清儿。到时候你也要多操些心。其他的丫鬟、下人我还是不放心。”

“是。”

晚上休息的时候,花解语说起白天老太太的话,告诉李清过些时日就会安排他去学堂读书,到时候就会见到什么人什么事云云。

“又要上学了么?”李清暗道。前世上了二十年学,从小时候第一次迈进学校大门,到大学博士毕业,再到后来留校教书,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没想到穿越过来还是逃不了这一命运。呵呵,这样也好,总不会比以前上学吃力,毕竟自己有些前世的经验和学识。就算在其他方面不如当世的书生学子,大不了比拼算学好了。虽说自己以前的专业不是这个,但是自己在算术方面的知识储备应该还是能比得过现在的所有人,更何况明算不也是科举的一种么。

此后的几日,李仁济便让人安排了李清去学堂的事宜。

学堂应该算是私学的性质,但是还是有些规模的。大致是住在修文坊的一些商贾们自己出钱请了人,安排了专门的地方,让这些家中适龄的孩童学些初步的启蒙的东西。

请的人也都是有学问的人,甚至于还有中了举但没有门路去做官而留在洛阳的学子。学问是有的,但是相对来说人就显得迂腐一点,要不应该会走些门路去应个官职。在唐朝靠走门路做官的人比比皆是,更何况一些大的世家本身就是盘根错节,很多世家子弟并不靠科举也能进入官场。大约科举还是穷人们进阶的一个机遇。这些学子们在洛阳没有相应的收入,于是被请了来,专门为人教书,算是一个谋身之策。

老太太从家中的奴仆中间挑选了两位机灵、懂事的孩子跟着李清一起去上学。虽说这两个跟李清年纪差不多,但是还是要大上两、三岁,已经十分懂事,处理事情、照顾李清也是有序不乱,算是李清在学堂上有个伴。

在这两人被老太太选中的时候,两人的父母们千恩万谢,同时一再的嘱咐两人好好伺候清儿小郎君。作为奴仆,大约自己的孩子在主人家开恩并让其上学的机会并不多,很多人一辈子都是不识字的,能有这样的机会,自然尽心尽力。

“小啊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李清哼着这正对自己身份的儿歌前去学堂,在家中排行二,五六岁的年纪还真是小二郎。小二郎,你以后就要背着书包重新上学堂了,李清自嘲着心道。书包自然是没有,但是文房四宝却是齐备,被后面跟着的仆人拿在手里,一边紧紧的跟着李清,一面叮嘱着:

“小郎君,慢点跑,小心摔跤。”


 
今天有点不在状态,少了些。但总算赶出来了







喜欢回唐请大家收藏:(m.xinxiangsy.com)回唐馨香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