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明局(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树木,早就被砍伐掉了,这段河道虽然不大,但是相对狭窄,而且春来发水,河水之上,浪翻水激,倒有点汹涌澎湃的味道,

更加重要的是,河水瞬息万变,就如战场和世情一样。徐子陵心神激荡,凝视着河水,以及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漩涡。

心中真不知道是喜是忧,只有一种无法言辞的惆怅感。

这时,取来地图的杨宣凝仔细端祥,遂安郡和余杭郡接壤,而宣城郡又兵指遂安郡,实有南下的模样。

本来他以为,沈法兴,实是不足为虑,原因也很简单,他现在造反,立刻就在江都边上,必受到了杜伏威、李子通、朝廷军、杨宣凝的唐军四重打击。

现在他敢于起事,实在太出预料之外,隋炀帝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他的近卫军还有十万之众,难道沈法兴不怕朝廷军讨伐?

同样,杜伏威也有这个问题,杜伏威现在虽然夺取了历阳,但是也受到了朝廷军虎视耽耽的压力,在这个时间点上,根本不可能多发力其它,除非他知道朝廷军不会攻打于他。

转了几转,他心中沉思,然后又问着:“秦琼兵变,遂安郡的情况怎么样?”

他早知秦琼有些不可靠,但是人才难得,还是用上一用,虽然如此,但是也布置了不少的手脚,建安宋玉泉,是南方道家的领袖之一,自有子弟,又结合虚行之在军中的厂卫,而且军中根本都是自己缔造的,并无秦琼嫡系,按照道理来说,这个兵变实在发不起来呀,所以要仔细问问。

“禀王上,秦琼攻下遂安郡,收降二千兵,但是前日,突然之间召集众将,以降兵中骨干为号令,却将众将或杀或囚或收伏,幸亏宋玉泉先生,立刻入军,以王上赐予的号令,与厂卫,一起攻向秦琼,秦琼大败,这时郡外突来一支人马,真是沈法兴的军队,虽然宋玉泉反应迅速,但是一夜大战,也折损二千,现在郡中只有二千人,固守全军,还请王上速速派遣兵马支援。”来报告的人,是都尉,因此知道的很清楚。

“寡人知道了,你先退下吧!”兵法谋略到了杨宣凝这个程度,事实上一点就明。

秦琼得的降兵中,肯定有大批“有心人”,如此才能帮助秦琼夺权,可是秦琼为什么要叛逆呢?他不是傻瓜,应该看明白情况,就算他夺了遂安郡又怎么样,四处是敌,他仍旧走投无路。

这其中关节,真不明白,难道慈航静斋真有无上魅人大法不成?

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很明显,没有朝廷军方面的认可,是不可能如此的,隋炀帝不可能,那就是控制禁军的宇文家了?

如果得了确定的消息,朝廷军不会有动作,那沈法兴和杜伏威动手,倒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自己蒸蒸日上,连取数郡,眼见南方大势已成,这二人如果不想从此臣服的话,联合起来对手也是理所当然。

可是这个时候,隋炀帝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就算宇文家势大,应该也没有掌控全军,难道不怕打草惊蛇,使隋炀帝警惕?

就算临时性封锁奏章,也瞒不了多少时间,最多十天半个月吧,事后也必会让隋炀帝所知,慈航静斋,到底许了什么东西给宇文家,让他敢于如此冒险?

想到这里,他沉声说着:“传令下去,我要知道李阀的消息,以及李密的消息。”

罗士信也听见了消息,上前问着:“王上?”

杨宣凝哈哈一笑,说着:“不必担心,一切都在我掌控中,你只要继续按照计划攻打就是,不必有任何变数。”

罗士信虽然知道未必如此,但是见得杨宣凝气定神闲的模样,却也心中佩服,应了一声,就仍旧指挥大军分批作战。

顿了一顿,杨宣凝令着:“事急,由内阁暂领会稽军事,自行处理遂安郡。”

会稽郡是他的目前首都,集中了三万大军,三分军队有其一,虽然训练还差上一个月,但是也差不多完成了,应该可以用兵了。

从军队进攻方向来说,沈法兴到底不允许杜伏威进入其家族重心余杭郡,这样的话,杜伏威再强,也必须要取下宣城郡,才能成事,这起码必须十天吧

单对抗沈法兴一方,就算此人家族连绵,按照历史,一夜可集三万军,也难以真正攻下苦心经营,重兵积累的会稽。

也就是这时,又有几骑策马而来。

“王上,急报,会稽王宫受到高手袭击,宰相李播负重伤。”

“王上,急报,李密已经在八日前,攻下洛口仓,招就食饥民几十万。”

“王上,急报,李渊在十日前,已经在太原起兵。”

杨宣凝眼前一亮,顿时,天下大局全在心中,一切都了然直掌,他低声说着:“原来如此。”

心中知道现在巴陵城中,只怕真正的宗师高手全部不在了,而参与了刺杀李播的战役,当下就问着:“先生怎么样?”

“身中一掌一剑,已经伤重无法理事。”

杨宣凝冷笑,如果在几个月前,缺了李播,只怕杨宣凝只有立刻撤军,因为没有他,根本没有人能够管理政事,国内非大乱不可,不得不保家要紧,回去亲自管理。

但是,有内阁在,就完全不同了,少了李播一人,内阁还可正常运转,当下冷笑的说着:“旨意不变,命内阁决二郡军事,加强警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请大家收藏:(m.xinxiangsy.com)大唐馨香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